product center
10kv高壓電纜耐壓試驗設備
補償電容器(可選):
功能:如果電纜較短,電容量太小導致諧振條件難以滿足,可用此電容器進行并聯補償。
高壓連接線及附件:
包括連接設備與電纜的專用線纜、均壓球等。
為什么用交流耐壓取代直流耐壓?
電場分布不同:直流電壓下,電場強度按絕緣電阻分布;交流電壓下,按電容分布,后者更符合電纜的實際運行工況。
直流試驗的弊端:直流耐壓試驗會在XLPE電纜絕緣中產生空間電荷效應,容易對絕緣造成不可逆的損傷,并可能掩蓋已有的絕緣缺陷,甚至在試驗后投運時發生擊穿。
有效發現缺陷:交流耐壓能更有效地發現電纜附件制作工藝不良(如終端頭、中間接頭中存在氣隙)、絕緣受潮等集中性缺陷。
試驗方法(以變頻串聯諧振法為例)
試驗前準備:
安全措施:辦理工作票,確認電纜已停電、驗電、掛接地線。在試驗區域設置安全圍欄,并派專人監護。
電纜絕緣檢查:先用兆歐表(2500V或5000V)測量電纜各相的主絕緣電阻及外護套、內襯層的絕緣電阻,確保其符合要求后方可進行耐壓試驗。
接線:
將被試電纜的一相芯線連接到高壓輸出端,非被試相芯線、金屬屏蔽層(或金屬護套)及鋼鎧一并接地。
正確連接分壓器測量信號線至控制箱。
確保所有接地線連接牢固可靠。
試驗步驟:
系統連接與檢查:確認所有設備接線正確,接地可靠,調壓器在零位。
參數設置:在變頻電源控制箱上設置試驗電壓、耐壓時間、過壓保護值、過流保護值等參數。
自動調諧:啟動設備,設備會自動在一定頻率范圍內掃描,找到諧振點(此時回路電流最大,電壓最高,電源輸出電流最小)。
升壓:調諧完成后,設備自動或手動緩慢升壓至目標試驗電壓。升壓過程中應密切監視高壓回路和電纜終端頭有無異常放電聲。
計時:當電壓升至規定試驗電壓值時,開始計時,并維持該電壓在規定時間內。
降壓與判斷:
耐壓時間到后,均勻緩慢地將電壓降至零,然后切斷電源。
試驗結果判斷:在規定的試驗電壓和時間內,如果電纜絕緣未發生擊穿,且試驗過程中無異常放電、焦糊味等現象,則認為該相電纜耐壓試驗合格。
放電:使用專用的放電棒對被試電纜進行充分放電并接地。
換相:重復以上步驟,依次對另外兩相進行試驗。

及試驗方法:
對于10kV交聯聚乙烯(XLPE)絕緣電纜,國際上和國內普遍推薦采用變頻串聯諧振交流耐壓試驗系統作為主要的預防性試驗設備。它已經基本取代了傳統的直流耐壓試驗。
核心設備包括:
變頻電源柜:
功能:將工頻380V電源轉換為頻率可調(通常30-300Hz)、電壓可調的單相電源。
特點:是整套系統的控制核心,具備升壓、計時、保護等功能。
勵磁變壓器:
功能:將變頻電源的輸出電壓升高,為諧振回路提供能量。
電抗器(一個或多個):
功能:核心元件,與被試電纜的電容構成串聯諧振回路。
選型:根據電纜的長度(電容量)和試驗電壓來選擇電抗器的組合方式(串聯或并聯),以滿足諧振條件。
電容分壓器:
功能:用于精確測量試驗時施加在電纜上的高壓值,同時作為諧振回路的補償電容。
特點:其測量精度遠高于通過變壓器低壓側換算的方式。